vue内置组件keep-alive详解
<keep-alive>
是Vue的内置组件,能在组件切换过程中将状态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
<keep-alive>
包裹动态组件时,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而不是销毁它们。
<keep-alive>
与 <transition>
相似,只是一个抽象组件,它不会在DOM树中渲染(真实或者虚拟都不会),也不在父组件链中存在,比如:你永远在 this.$parent
中找不到 keep-alive
。
1、prop:
- include: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只有匹配的组件会被缓存。
- exclude: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任何匹配的组件都不会被缓存。
exclude优先级大于include
在2.1.0版本Vue中常见用法:
// 组件
export default {
name: 'test-keep-alive',
data () {
return {
includedComponents: "test-keep-alive"
}
}
}
<keep-alive include="test-keep-alive">
<!-- 将缓存name为test-keep-alive的组件 -->
<component></component>
</keep-alive>
<keep-alive include="a,b">
<!-- 将缓存name为a或者b的组件,结合动态组件使用 -->
<component :is="view"></component>
</keep-alive>
<!-- 使用正则表达式,需使用v-bind -->
<keep-alive :include="/a|b/">
<component :is="view"></component>
</keep-alive>
<!-- 动态判断 -->
<keep-alive :include="includedComponents">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keep-alive exclude="test-keep-alive">
<!-- 将不缓存name为test-keep-alive的组件 -->
<component></component>
</keep-alive>
2、结合router,缓存部分页面
使用$route.meta的keepAlive属性: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需要在router
中设置router的元信息meta:
//...router.js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
name: 'Hello',
component: Hello,
meta: {
keepAlive: false // 不需要缓存
}
},
{
path: '/page1',
name: 'Page1',
component: Page1,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被缓存
}
}
]
})
使用效果,以上面router的代码为例:
// Page1页面
<template>
<div class="hello">
<h1>Vue</h1>
<h2>{{msg}}</h2>
<input placeholder="输入框"></input>
</div>
</template>
// Hello页面
<template>
<div class="hello">
<h1>{{msg}}</h1>
</div>
</template>
(1) 在Page1页面输入框输入“asd”,然后手动跳转到Hello页面;
(2) 回到Page1页面发现之前输入的"asd"依然保留,说明页面信息成功保存在内存中;
当然,也可以通过动态设置route.meta的keepAlive属性来实现其他需求,借鉴一下 vue-router 之 keep-alive这篇博客中的例子:
- 首页是A页面
- B页面跳转到A,A页面需要缓存
- C页面跳转到A,A页面不需要被缓存
思路是在每个路由的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钩子中设置to.meta.keepAlive
:
A的路由:
{
path: '/',
name: 'A',
component: A,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被缓存
}
}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methods: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 设置下一个路由的 meta
to.meta.keepAlive = true; // B 跳转到 A 时,让 A 缓存,即不刷新
next();
}
};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methods: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 设置下一个路由的 meta
to.meta.keepAlive = false; // C 跳转到 A 时让 A 不缓存,即刷新
next();
}
};
3、keep-alive生命周期钩子函数:activated、deactivated
使用<keep-alive>
会将数据保留在内存中,如果要在每次进入页面的时候获取最新的数据,需要在activated
阶段获取数据,承担原来created钩子中获取数据的任务。
被包含在 <keep-alive>
中创建的组件,会多出两个生命周期的钩子: activated
与 deactivated
activated:在组件被激活时调用,在组件第一次渲染时也会被调用,之后每次keep-alive激活时被调用。
deactivated:在组件被停用时调用。
注意:只有组件被 keep-alive
包裹时,这两个生命周期才会被调用,如果作为正常组件使用,是不会被调用,以及在 2.1.0
版本之后,使用 exclude
排除之后,就算被包裹在 keep-alive
中,这两个钩子依然不会被调用!另外在服务端渲染时此钩子也不会被调用的。
什么时候获取数据?
当引入keep-alive
的时候,页面第一次进入,钩子的触发顺序created-> mounted-> activated,退出时触发deactivated。当再次进入(前进或者后退)时,只触发activated。
我们知道 keep-alive
之后页面模板第一次初始化解析变成HTML片段后,再次进入就不在重新解析而是读取内存中的数据,即,只有当数据变化时,才使用VirtualDOM进行diff更新。故,页面进入的数据获取应该在activated中也放一份。数据下载完毕手动操作DOM的部分也应该在activated中执行才会生效。
所以,应该activated中留一份数据获取的代码,或者不要created部分,直接将created中的代码转移到activated中。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整理自网络。如有转载的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如果您有优质文章,欢迎发稿给我们!联系站长:
愿本站的内容能为您的学习、工作带来绵薄之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