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渲染引擎)整理
浏览器最重要或者说核心的部分是“Rendering Engine”,可大概译为“渲染引擎”,不过我们一般习惯将之称为“浏览器内核”。
浏览器内核概念
浏览器最重要或者说核心的部分是“Rendering Engine”,可大概译为“渲染引擎”,不过我们一般习惯将之称为“浏览器内核”。负责对网页语法的解释(如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HTML、JavaScript)并渲染(显示)网页。 所以,通常所谓的浏览器内核也就是浏览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有四种内核: Trident、Gecko、Blink、Webkit
Trident是微软的, Gecko是火狐的,Webkit是谷歌的
浏览器 | 内核 |
---|---|
IE浏览器 | Trident 内核,也成为 IE 内核 |
Chrome浏览器 | Webkit 内核,现在是 Blink 内核 |
Firefox浏览器 | Gecko 内核,俗称 Firefox 内核 |
Safari浏览器 | Webkit 内核 |
Opera浏览器 | 最初是自己的 Presto 内核,后来加入谷歌大军,从Webkit又到了Blink内核 |
360浏览器 | Trident + Blink 双内核 |
猎豹浏览器 | Trident + Blink 双内核 |
百度浏览器 | Trident 内核 |
QQ浏览器 | Trident(兼容模式)+ Webkit(高速模式) |
移动端一般都是webkit内核。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整理自网络。如有转载的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如果您有优质文章,欢迎发稿给我们!联系站长:
愿本站的内容能为您的学习、工作带来绵薄之力。
评论